北京商報訊(記者肖海燕)招商基金老鼠倉案進一步發酵,證監會相關人員透露,招商基金前副總經理楊奕老鼠倉案涉案金額達到3億元。業界分析,今年以來證監會明顯加大了市場違法處罰力量,天量罰單頻現,在這種背景下涉案的招商基金恐怕將成為證監會下一個重罰對象。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對于招商基金前副總經理楊奕涉嫌老鼠倉案,證監會與公安部展開聯合調查,根據調查,楊奕涉嫌親自下單或者伙同他人買賣相關股票,涉案金額達3億元,涉及股票40余只,違法所得1000多萬元,目前案件仍在偵辦過程中。業界認為,在全部調查程序走完之后,招商基金將不可避免地要收到證監會的罰單,而更有分析人士預計,在如今證監會處罰大棒高高揚起之際,招商基金的處罰很可能會比較重。
今年以來,證監會明顯加大了市場處罰的力量,天價罰單頻出,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紛紛為此付出了沉重的違法代價:4月19日,南方某基金公司因ETF事件被證監會責令拿出4799萬元賠償持有人;5月10日,平安證券也收到證監會7650萬元的罰單,同時平安證券還需拿出3億元賠償投資者;8月30日,光大證券因烏龍指事件更是被罰沒5.23億元。
“證監會今年以來加大了對市場違法的處罰力度,很顯然,證監會是希望通過巨額的罰單加大對金融機構的威懾,而剛好在這種背景下,招商基金老鼠倉事發,該公司很可能會成為證監會下一個重罰的對象。”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表示,“處罰的方式可能不一定是巨額的罰款,很可能是暫停招商基金的新業務申請,問責相關責任人員并對其實施市場禁入。”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老鼠倉為基金經理個人行為,表面上看與基金公司無關,但實際上,老鼠倉暴露了基金公司自身內控的嚴重不足。除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證監會的處罰之外,招商基金旗下基金還可能因此面臨著大額的贖回壓力。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就在市場曝出招商基金楊奕老鼠倉案的同一天,證監會還通報了對博時基金責令整改六個月的處罰措施,而博時基金之所以受罰正是因馬樂老鼠倉案暴露出該公司存在巨大的風控漏洞。
相關專題:
招商基金前副總楊奕涉嫌老鼠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