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一個月來維持低迷走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41.67%的私募看漲7月行情,相比上月下降3.49%,41.67%的私募認為會橫盤整理,16.66%的私募則看跌7月行情。雖然看多的私募有所下降,但總體而言,私募基金對7月的行情還是相對樂觀的。
數據還顯示,私募基金雖然整體收益為負,但仍然跑贏大盤近3%。
歐債危機緩解支撐對行情的樂觀
低估值是私募基金對未來行情相對樂觀的主要原因,按照TTM整體法計算,剔除負值,當前全部A股和滬深300的市盈率分別為12.57倍和10.2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市盈率分別為27.44倍和33.64倍,市場估值水平較上周繼續回落,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其中,滬深300市盈率在6月28日創下10.07倍的歷史新低,估值底的不斷下探也為接下來的反彈提供了支撐。加上貨幣政策層面的寬松,經濟下行或會于第三季度見底,下跌幅度有所收窄,歐債危機有所緩解,這些因素支撐著對行情的樂觀。
國富投資投資總監陳海峰表示,自己對未來行情持樂觀態度。“歷史性底部已基本構筑完成,目前正處于一輪大行情的初始階段,而此階段的行情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會通過全面的考量和判斷,根據不同的時點、不同的市場環境采用不同的投資策略,圍繞投資主線把握住具備彈性又有充足驅動因素的機會。”
市場進入可投資區域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認為,目前市場處于熊末牛初的階段。“一方面,從2007年開始的熊市經過4年多的時間,市場的總體估值已經趨于合理,上一輪牛市堆積的系統性風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釋放,市場已經進入了可投資區域。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的總市值已經有了比較大的體量,因此指望短期內來一輪大牛市,總市值再翻一兩番,大家共同發財的這種愿望恐怕不太現實。因此,不少投資者過去習慣的看指數做個股的方式未來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在瀚鑫泰安董事長易三佑看來,現階段A股市場已經進入了膠著期,“大盤跌到這個點位已經沒有多少再繼續向下的空間了。”易三佑表示,受制于全球經濟復蘇遲緩的影響,中國經濟也走到了階段性的低位,而且未來繼續惡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A股市場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很快將要面臨方向的選擇。公司的投資策略是以觀望為主,但考慮到大盤很快將要面臨一個方向選擇的問題,機會同樣也是真實存在的。”
思考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岳志斌則對行情持謹慎態度,認為目前和未來的行情判斷取決于新股IPO的速度與擬投入市場的資金量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