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請注意我這期專欄的標題――是賺錢術,而不是投資術。
你應該明白其中的差別。投資術很可能說得漂亮,但賬單是虧的。而賺錢術則必須讓你的錢包鼓起來。
所以,這一期要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的人。也許他并沒有經常站在媒體的聚光燈下為你所知。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是,他一直在為堅守他的投資者默默賺錢。
錢包才是硬道理,尤其在這個冬天,不是嗎?
他是李海鵬,職務是南方基金的固定收益部總監。
我們先來看兩組數據。
截止到2012年三季度末,債券類、貨幣型、保本型三類固定收益資產規模加總,南方基金為831.24億元,列基金業之首。超過第二名工銀瑞信近300億。
今年前三季度,南方基金在債券基金的收益前十位中占據了四席,分別是――南方廣利回報AB、南方廣利回報C、南方多利增強A、南方多利增強C,它們分列第四、五、九、十位。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0.21%、9.94%、9.63%和9.39%。
顯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而這個成績的背后,站著李海鵬和他的團隊。
那么,李海鵬是誰?
說實話,就在一周多前,我才第一次見他。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敦實。
他是南方基金的老人,2002年入職,歷任債券研究員、社保基金經理、年金投資經理、專戶投資經理,現任固定收益部總監兼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
資料顯示,更早前,他曾任職于美國AXAFinancial,從事固定收益產品投資分析工作,擔任投資部高級分析師。
不過,今天的專欄里,我暫時不想對他個人做更多的展開,我想先著重談談機制。
遍覽了那么多投資圈的精英之后,我的結論是,這一行有天才,但光靠天才一定是不行的。
君不見,幾多明星最后十之八九落花流水。
投資是個長期的活,而天才的性子總是不定的。所以,長期持續的投資業績,一定是天才與制度的完美結合。甚至制度的重要性更大于天才。
我想從這個角度,去觀察李海鵬和他的團隊。
李海鵬首先拋給我的關鍵詞是――一票否決制。
盡管細說起來有點復雜,他依然詳細地為我解讀了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門的兩種并行的考核方式。
第一種是針對大眾類的產品,比如一級債基、二級債基等。這類產品市場上有比較多的同類產品。
這類產品的考核機制是:相對收益激勵制,加上絕對收益一票否決制。
相對收益激勵制,是指你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排前三分之一、前二分之一,考核得分都是不一樣的,直接與績效掛鉤。
絕對收益一票否決制,是指如果你虧了錢,哪怕是排在同類基金的第一名,績效考核也為零。
第二種是指一些小眾的,很難排名的產品,比如企業年金、一對多,養老金產品等。這種產品,李海鵬團隊采用的是業績基準制。
“我們近期剛剛開會,初步想把明年的這類產品的業績基準定在3.5%。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收益率低于3.5%,那么你的績效考核就為零”。
簡單地說,對于既需要保證絕對收益也需要追求相對收益的產品,給予一個較寬泛的業績區間,從0開始。
對于只需要追求絕對收益的產品,則劃一條業績基準線。李海鵬告訴我,這條線今年定的是4%,明年可能是3.5%。
“因為不同的要求,比如是否追求相對排名,會對基金經理的操作手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必須設計不同的考核機制,”李海鵬說,“這都是長期經驗和教訓總結的成果。”
“攻守之間,最終是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