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者對基金理財需求不斷細化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基金行業因為推出了短期理財型基金這一創新產品領域而受到了低風險投資者的歡迎,并取得了不錯的募集成績。
在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涌向短期理財型基金的市場下,能夠被切分的蛋糕卻越來越少,在這一背景下就要求具有遠見的基金公司精耕細作,再次深挖產品的差異性和進一步細分投資者群體。
理財基金以流動性換收益
眾所周知,短期理財基金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廣大投資者的普遍認可主要還是源自其投資門檻低、流動性好、投資安全有保證三個方面。相比于銀行短期理財產品5萬元的起點,短期理財基金的投資門檻只有1000元,滿足了廣大普通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其次,短期理財基金不同的封閉期,能夠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對資金的流動性需求。具體來講,貨幣型基金每日開放申贖,流動性高是其最明顯的優勢,但也因此容易受到大規模資金流進流出的沖擊,會影響其投資操作或攤薄原持有人收益。而短期理財債基從運作方式上看均為“期間基金”,即定期開放式基金。相對于貨基,短期理財債基設有一定的運作期限,從目前產品來講,長度短至一周、長至三個月不等,通過犧牲一定流動性來保證其規模在運作期內不過多受到“快錢”的沖擊。
銀河證券基金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過去一周貨幣A/B份額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0.0571%和0.0611%,短期理財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0.0659%。其中超額收益主要是源自短期理財基金由于其封閉期的存在可以投資期限較長,收益率較高的債券品種,從而可以獲得較貨幣基金更高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