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制晚報》舉辦的“新資管時代的理財之道”理財大講堂于19日正式開講,現場有超過200位投資者參加。
本次活動邀請了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諾安基金華北分公司總經理張明林、銀華基金經理馬君現場為投資者解讀新資管時代的投資之道。
活動中,專家均認為資本市場仍有投資機會,主要看投資者所選擇的投資品種。對于投資者最為關心的下半年股市走勢,楊德龍指出,二季度市場會呈弱反彈走勢,待調整充分后未來會出現第二波反彈。
楊德龍:二季度有望迎第二波反彈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演講中表示,二季度市場會在2100點以上完成調整,之后出現第二波反彈。現在第二波反彈剛有一點苗頭,由于投資者對今年經濟預期下降,沒有年初那樣樂觀,所以,這次反彈的力度沒有第一波那么大,估計會恢復到2300點之上,但突破2444點比較困難,如果要突破2444點可能要等到下半年才有機會。
楊德龍指出,在去年6月份發生了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讓全球股市在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下跌,特別是A股在去年三季度出現了大幅下降,在2011年年中發生了股債危機,也是沒有預料到的一個事件,這些因素導致了股市的下降。
今年年初特別是從去年12月4號開始市場到了1949點這樣一個低點,股市出現一波強勁反彈。那波反彈主要由銀行股帶動。銀行股的估值水平一直保持很低的水平,過去三年都是非常便宜的,但是在2011-2012年兩年銀行股都沒有大的動作,一直是從便宜到更便宜沒有上漲,去年有一波銀行股行情主要還是因為海外機構、QFII、RQFII入場帶來的銀行股上漲。海外機構投資者很看重股票長期的增長潛力,而不是只看到短期的機會,銀行對于他們來說可能主要代表了中國經濟的方向。
其實,銀行股在證券財產中的占比也是很大的,大概占到22%,是第一大權重板塊,因為銀行股的大漲帶來了指數的快速上升,從1949點一直反彈到2440點。但是,去年在報告中就指出今年經濟是弱復蘇的狀態,并沒有出現強勁復蘇,所以股市的反彈更多體現為震蕩反彈而不是單邊上漲,這與年初的時候很多機構預測完全不同。
進入二季度,統計局和海關公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經濟并沒有強勁反彈,甚至有些指標顯示經濟在衰退之中,二季度的數據也表明了經濟已經疲弱。
正是這些疲弱的宏觀數據導致A股市場出現一波下跌,上證指數從2444點下跌到2100點左右,在南方基金二季度預測報告中提到,二季度市場會在2100點以上完成這波調整,之后出現第二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