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終最后幾天,股市的強力上漲將籠罩市場全年的陰霾掃去大半。券商資管偏股型產品也趕上這一波行情,收益率水漲船高。
自去年12月1日起計算,截至到今年1月18日,偏股型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升至3.17%,相比反彈期之前上升10個百分點。
如果從去年的12月1日開始計算,截至1月18日,在這段市場反彈期中,收益率上漲最多的3只產品分別是浙商金惠引航、浙商匯金大消費、興業證券玉麒麟2號,3只產品都上漲了20個百分點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這3只產品持有的股票都以制造業為主。浙商金惠引航持有的16只股票,龍泉股份漲幅最好。
偏股型產品遇反彈期實現“扭虧為盈”
去年年終最后幾天,股市的強力上漲將籠罩市場全年的陰霾掃去大半,滬指收出的小陽線也讓股市擺脫了“回到原點”的尷尬。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上證指數漲幅為2.58%,在去年最后一個月的漲幅達到15.97%。從去年年初開始計算,截至1月18日,上證指數漲幅達到17.19%。
券商資管產品中,偏股型產品也趕上這一波行情。96只偏股型集合理財產品(包括34只股票型產品),去年的平均收益率為0.29%。事實上,截至到2012年12月1日,這96只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6.9%。自去年年底反彈期以來,偏股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僅一個月的時間,券商集合理財偏股型產品就實現“扭虧為盈”。自去年12月1日起計算,截至到1月18日,偏股型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經升至3.17%。
在資管創新的推動下,集合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也在去年達到高峰。不過,股票型產品卻被“遺忘在角落”。由于去年市場呈現“債強股弱”的態勢,這在券商資管產品在發行數量上也得到反映。
去年,券商資管新發產品數量達到217只,遠遠超過2011年全年的發行總量。而在新政實施后,資管新發產品又提速,在資管新政落實的11月,共有31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被推向市場,平均每天1個新產品面世。而這一速度還在不斷提升,12月共有77個集合理財產品問世,這個數字為全年最高。在此期間,債券型產品發行了83只,貨幣型產品發行了45只,混合型產品發行了85只,股票型產品僅發行了1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