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來,股市低迷,以投資股票及相關產品為主的投資者損失慘重,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固定收益信托及債券類產品。自自創新大會召開后,各大券商紛紛加大在資管產品方面的創新力度,隨著利好券商資管的政策陸續實施,券商開始與基金、銀行等金融機構角逐資管產品市場。
記者近期隨機走訪了一些券商營業部,對他們的銷售理財產品的方式是否違規做了一次調查。有認真按照規定對客戶介紹產品的,也有對客戶設下陷阱的。在走訪中記者發現,由于現下股市低迷,與股市密切相關的偏股類理財,已經被經紀人置于推薦末位,債券類、貨幣基金與信托產品成為了經紀人推薦的重中之重。
發售渠道有望放寬
在券商創新業務之前,券商發售的理財產品種類有限,既沒有基金的靈活多變,也沒有銀行的穩定收益,一直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券商理財產品德主要的營銷渠道主要有營業部營銷與銀行等機構代銷兩種。
實際上,由銀行進行代銷券商理財產品對券商來說并不是最好的選擇,銀行在代銷過程中分得的費用,又是對券商成本的一次增加。隨著券商資管業務的發展,券商在逐步侵蝕著銀行在資管商場上的份額,可想而知處于券商對手位置的銀行,對于券商集合理財的發行并未大力支持,因而券商資管管產品大部分還是要依靠自己的營業部來完成。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銷售資管產品的業績提成很小,主要算作資產量。而券商還主要依靠向營業部規定額度來營銷產品,每季度或每月會向每個營業部分配業績量,一些風險大收益不太好的產品,銷售并不好,營業部銷售業績壓力很大。”
對于上述的說法,一家券商資管高層表示,券商資管自發展以來確實面臨很多問題,而進入股市低迷期以來,券商資管的發售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而最近公布的《備案制》以及鼓勵資產托管、結算、代理業務等規定,則使券商資管銷售壓力減小,為券商資管產品的發售開拓了另一片天空。他告訴記者:“最近出臺的各項規定,主要是對資管產品取消了多種限制,對資管發展大有益處。首先,將限額特定資產管理計劃的成立條件由1億元調整為3000萬元,可以使券商減小資管發行規模,降低資管產品由于資金少于1億而清盤的幾率,也讓券商資管產品的銷售難度與額度都大幅降低。其次,投資品種的限制取消,適度擴大資產管理的投資范圍和資產運用方式,使券商擴大了投資范圍,加大了資管品種,使券商資管產品也可以變得多樣化,可以說是對券商做大資管業務大力支持放寬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