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常春/制圖
上海某大型券商日前公告稱,該公司一只限額特定資管計劃因故暫停發行,但公告中并未說明停發原因。
對此,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是收到產品發行被叫停通知的第二家券商。他表示,嚴格來說上述產品不算是集合理財,而是類銀行理財資產池產品,因產品形式不合規而被監管部門叫停。
通道業務或收緊
自去年券商資管業務新政推出及備案制落實以來,券商資管產品投資范圍不斷擴大,同時由于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產品發行速度加快。與此同時,券商資管規模在加速增長――去年10月底規模為9800億元,今年2月份已超過2萬億元。
然而,在資管規模迅速膨脹的情況下,各種風險與弊病漸現。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資管人士稱,去年年底以來,證監會在推進券商創新的同時開始強調風險控制。而今年的現場檢查中又將重點放在創新最為集中的資產管理業務上,還強調規范券商資管在通道業務中的合規性與風險性。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資管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常有傳聞稱通道業務將被叫停,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通道業務收緊的可能性較大。該人士說,“通道業務基本只賺吆喝不賺錢,無利可圖。即便被叫停,對多數券商來說影響不大”。目前尚未接到監管部門叫停通道業務的明確信息。
上海一家上市券商資管業務人士稱,目前已有上海和北京的兩家券商收到產品被叫停的通知,這是監管部門未來將在資管產品設計、投資方向、風險揭示等方面進一步規范的重要信號。這從上周證監會發布的《關于加強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的通知》中也可窺見一斑。“在接下來的監管部門現場檢查中,可能還會有產品收到叫停通知。”
做好被查準備
證券時報記者日前對多家券商資管自查情況進行了調查。在采訪中,多位券商資管業務負責人表示,已完成資管業務部門的內部自查,也做好了接受監管部門檢查的準備。
今年2月中旬,證監會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2013年度證券公司現場檢查工作將重點關注近年來券商快速發展的資產管理業務,對業務開展情況、合規管理、風險管理機制健全及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尤其是規模劇增的通道業務。證監會要求各證券公司于2013年3月20日前完成自查,并將于上半年完成現場檢查。
“證監會每年都會對券商進行例行全面檢查和巡回現場檢查,今年只是強調重點檢查資管業務。”光大證券()資管業務人士稱,因為去年10月實施新政以來,券商資管業務雖然得到松綁,但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規范資管業務,降低資管業務的風險系數。
“我們公司不怎么做通道業務,所以在自查工作這塊,與往年相比并無特別之處。”深圳一家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在嚴格的合規與風控管理下,該公司已經完成內部的自行檢查且做好被檢查的準備。
據了解,目前絕大多數收到檢查通知的券商資管已完成自查工作。同時,部分券商資管業務人士還表示,監管部門已開始進入現場調查,如調取合同、填寫調查報告,以及要求券商資管負責人對具體的理財產品發行和運作情況進行解釋。
“此前證監會就要求我們對其提出的疑問進行詳細解釋。”上海另一家大型券商相關部門人士對記者說,審批制取消后,簡化了集合產品發行流程,資管集合理財產品的發行也一度出現井噴的狀態,因此券商資管在創新過程中存在不規范或產品說明書撰寫不夠詳細的情況。